磨仔墩故事島入園收費新制上路
臺中市太平區長龍路二段242號 0912-661289

細說磨仔墩/品牌故事

品牌故事

 

 磨仔墩的由來

 話說台中太平山區有座「小島」,這座島在頭汴坑溪的巧合分流之下,被切割成全台僅少有的牛軛湖地形,因為形狀像石磨,當地人稱「磨仔墩」。也經地主刻意保護下,原有地形地貌才可以保存下來.幾年前島上來了位「馬哥」,這位很有理想性的馬哥,為了打造一座自然的快樂島而來,他捲起衣袖開始用他的雙手逐步建造出島的藍圖,用原木製成露天桌椅,用溪邊的石頭砌步道,用廢棄的木料建欄杆,再舖上大片的綠草地,雜草全不見了,景觀開闊了起來。同時保留原始的土角厝,讓所有來到磨仔墩的孩子們好好認識這間農村時代的古早房子。園區放置了許多馬哥創作的桌椅,供大家休憩乘涼,更特別的是馬哥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座遊樂園,他說小島可以看見蝴蝶翩翩飛舞、鳥兒枝頭高歌,但還少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,那就是--孩子們的笑聲,所以這座木造的兒童遊樂園裡有溜滑梯、盪鞦韆、獨木橋、沙堆、搖椅...等,讓孩子們喜歡這裡、愛上這裡,終於「磨仔墩」在馬哥的用心建造之下,煥然一新,成了一座充滿生氣與笑聲的快樂島。

 

 臺灣枇杷的起源

  在日據時代,一位很喜歡園藝的日本人將改良過的枇杷品種攜帶來台灣,並開始嘗試栽種,試了許多地方卻無法成功,最後終於在太平頭汴坑的磨仔墩栽種成功。因此磨仔墩便有了台灣枇杷發源地的美名。還想要知道磨仔墩更多的故事嗎?歡迎來磨仔墩聽馬哥說故事...

 

 磨仔墩的理念『自然‧生態‧環保‧教育』 

 馬哥一手設計,親自打造的磨仔墩,一草一木與整體建築都充滿了美感,並和諧地融入自然環境,身處其間,自然而然地釋放壓力,感受到一種與大自然貼近的美好。磨仔墩以自然工法,提供動物們最天然良好的棲息地,絕對不噴灑農藥,保持自然生態完整的生物鏈,營造動植物良好的棲地,島內的建設盡量就地取材,廢物利用,像是肉桂樹可以採鮮葉泡茶或曬乾當焢窯食材肉桂豬腳,龍眼樹在收穫季時,入園民眾可現採龍眼新鮮品嚐,剩下來的就做龍眼乾,剪下的枯樹枝,則是遊客烤肉、焢窯,披薩的天然燃料,這一切的用心就是為了堅持自然、生態、環保的理念。